2019年10月1日《醫療器械唯一標識系統規則》正式實施,一批試點企業工作緊鑼密鼓的開展,械企負責人也開始張羅自家產品的UDI賦碼。許多企業面臨的問題是,我已經有碼了,但我的碼在UDI系統里是否可用我應該如何判定,哪些因素可以判定我的碼是否符合要求,如何改進有問題的碼呢?如果沒有碼我該先著手做哪些工作?今天利用一篇文章的時間,解讀一下UDI賦碼的秘密吧!
如果你已經有碼了那么我們要做的是對標識、載體、載體質量進行檢測。《UDI系統標識與載體檢測報告》就可以對這些內容闡述。具體的內容如下:
1標識部分以GTIN-13為例,EAN-13條碼的編碼內容,由四個部分組成[國家代碼]:前面三碼。[廠商代碼]:接下來四碼是由商品條碼策進會核發。[商品代碼]:再來的五碼為廠商自行編碼。[檢查碼]:最后一碼由公式計算而得。


GTIN-13標識結構
在這里并沒有對各級包裝進行設定,它并不符合UDI系統標準,需要進行改進。
2載體部分
在檢測報告中主要是被檢測載體的數據結構是否規范。以GS1-128為例解釋載體數據結構:

載體結構

3載體印刷質量
在往期做過具體的介紹,在這里就不再一 一講解了。
《UDI系統標識與載體檢測報告》的意見會從以上三個維度對標識、載體以及載體質量進行分析,并給予全面專業的整改意見,對改變現狀提出建議。
如果你沒有碼就需要根據企業的需求,選擇適當的發碼機構,同時還要理解法規和發碼機構的要求,溝通、交流、學習,形成規范化操作流程,易材網做為中關村二維碼研究院下屬發碼機構,從發碼到指導賦碼,提供專業解決方案,易材網您身邊的UDI專家。